编办概况

重点专题

《平凉机构编制信息》第8期

【来源:市编办电子政务中心 | 发布日期:2018-06-08 】 【选择字号:

平凉机构编制信息

 

 8

 

 平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865

 

按:根据全市201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,市委组织部、市编办联合四川大学,于2018年5月14日至5月26日,分两期举办了平凉市机构编制重点领域改革专题培训班。培训结束后,市县区编办认真组织开展总结评估和研讨交流活动,在此基础上,市编办撰写形成了《平凉市机构编制重点领域改革专题培训班培训学习情况报告》,现予刊发,参阅。

 

 

平凉市机构编制重点领域改革专题培训班

培训学习情况报告

 

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推动机构编制部门干部解放思想、改进作风,不断提升谋发展、促改革、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,根据全市201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,市委组织部、市编办联合四川大学,于2018年5月14日至5月26日,分两期举办了平凉市机构编制重点领域改革专题培训班。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培训概况及特点

本次培训班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,得到了四川大学人才技能培训中心的高度重视和鼎力配合。培训工作坚持务实、高效、管用的原则,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,科学设置课程,创新培训方式,精心组织实施,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: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多样。坚持按需施教,个性化订制培训课程,研究确定了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机构编制管理与控编减编、法治行政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与创新、全面深化党和政府机构改革、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”六个方面的学习专题,邀请四川大学五位知名教授和成都市编办有关领导主讲,课堂总学时达到了18小时。授课老师备课充分,学术精湛,课堂生动活泼,特别是对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几项重点改革任务,从背景意义、目标任务、政策规定、经验做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,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深度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认可和好评。二是培训载体灵活生动。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,积极拓展学习载体,组织开展“看、听、谈”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。现场教学看变化。策划开展了美丽乡村与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、巴蜀文化产业发展两场现场教学,使学员在感受和体验成都快速发展的同时,进一步开阔了思路视野,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。观摩考察听经验。实地观摩了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,听取了该市在推进互联网+政务服务、市区共建政务中心、三集中三到位、服务标准体系化建设以及一窗进出、受审分离等方面的经验介绍,对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研讨交流谈认识。组织开展以“学习贯彻十九大、履职尽责抓改革”为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,引导学员理清思路、明确目标,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实际举措。三是培训纪律严明有序。严格执行中组部《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》和中纪委“25条禁令”,培训前按规定向省委巡视组进行了报备,签订了《遵守培训纪律承诺书》,坚持一切从俭,严控预算,培训经费控制在了规定标准以内。培训期间成立了班委会,实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员管理制度,统一按标准安排食宿,严格考勤考核,严防发生借机变相旅游、聚餐吃请等问题,学员上课出勤率达到100%。培训结束后,扎实开展质量评估,通过问卷调查、学员打分的方式,对培训方案执行、学员组织管理、培训实效、后期保障等进行了综合评价。市县区编办认真开展学习培训总结工作,组织干部谈心得、谈差距、谈打算,形成了《培训学习情况报告》,有效巩固了培训学习效果。

二、收获和体会

此次培训实现了对市县区机构编制系统干部的“全覆盖”,参训学员脱产学习,静心研读,深入思考,接受了一次系统化、专业化业务提升培训,学习作风、思想作风、工作作风得到了全面锤炼,为更好担负改革任务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(一)开阔了思路视野,谋划工作的层次进一步提升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一周的培训虽然短暂,但每位学员的思想受到了极大触动,开阔了眼界,增长了见识,提振了信心。成都市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速度,启示我们要坚持国际视野,高点定位,超前规划,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;成都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魅力,启示我们要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推动实现绿色发展;成都市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文明,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保护地方文化,提升文化软实力;成都市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热情,启示我们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为政府划线、为市场松绑,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。

(二)找准了问题短板,深化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清晰。这次培训既是一次业务“大提升”,更是一次工作“大体检”。通过专家辅导和观摩交流,使每一位学员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在工作定位、工作谋划、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,思想不解放、工作站位不高的问题,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协同、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,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、权责配置不合理的问题,编制管控办法不多、控编减编压力较大的问题等等。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和条条框框,借鉴先进经验,弥补体制机制短板,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性、前瞻性和协同性。

(三)学到了方式方法,推动落实的能力进一步增强。这次培训不仅教给了我们理论和思路,更教会了我们工作方式方法,特别是成都市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借鉴。比如,针对控编减编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,成都市制定出台市外人员调动冻结令,暂停超编区(市)县公开招考,对职责任务萎缩或大量空编事业单位收回80%空编在新成立的功能新区实行员额控制、分类管理,探索基本编制+”管理模式,在中小学实行基本编制+员额,在人才领域实行基本编制+人才专项编制;针对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难度大的情况,对全市30多家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、人员编制、结构比例和用人计划放开,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确定,鼓励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经营服务活动,逐步建立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的机制等等

(四)锤炼了工作作风,担当作为的意识进一步树立。培训期间,我们接触到的无论是川大教授,还是成都市编办的干部,抑或是现场教学的讲解员,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激情,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如数家珍,处处体现出一种敢想敢干、奋发蓬勃的精神状态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结合正在开展的“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”活动,深入查找和解决自身在履职尽责、遵守纪律、工作落实以及“四风”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,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平台,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、担当作为,为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提供优良的作风保证。

三、对我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启迪

通过学习培训,进一步激发了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干部职工以前瞻性思维谋划改革、以创新型举措强化管理的魄力和勇气,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启迪。

(一)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以更大决心统筹推进党政机构改革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,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重构性变革。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,其范围之广、力度之大、涉及组织机构之多、触及利益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,体现出鲜明的新理念新特征。这是一次涵盖党政群各类机构和中央地方各层级的全方位改革,是一次雷厉风行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大力度改革,是一次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障碍弊端的深层次改革。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改革的组织实施者,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,充分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政治意义、历史意义,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改革的精神实质和政策要求,按照“宜早则早、宜快则快”的原则,尽早谋划,统筹考虑,扎实推进,确保党政机构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
(二)必须不断突出问题导向,以更宽视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、推动公益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迫切需要。进入新时代,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,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、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、更优美的环境、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,对公益事业的要求更高、更多样。事业单位集中了2/3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,广泛分布在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等各个领域。必须通过事业单位改革,转变体制机制,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,最大限度解决好公益事业布局结构不合理、资源配置不均衡、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,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
(三)必须对标一流营商环境,以更大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。紧紧抓住当前正在开展的“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”活动的有利时机,大力推行服务标准体系化,把标准化建设作为简化再造流程、规范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,最大限度压缩环节、精简前置要件;大力推行“三集中、三到位”改革,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办理延伸;尽快建成市区合办政务服务中心,通过市(区)两级整合场地、集中办公,建设集行政审批、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事大厅,打造全省“环境一流、服务一流”的综合“政务服务超市”和“市民之家”,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现场、党委政府的形象窗口、“放管服”改革的集中展台、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载体。

(四)必须不断强化管控措施,以更实举措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。借鉴成都市编办经验做法,坚持以“控”把总量,以“减”腾余量,以“调”保急需,以“督”强约束,着力在严控、管好、用活上下功夫。坚持动态管理,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,推行事重加编、事去减编、完成任务后收回编制的办法,保障重点工作用编需求。严格执行用编审批、空编集中统一管理等制度机制,不断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,扎实开展“僵尸”事业单位的清理排查工作,全面核减职能弱化或工作任务减少的部门单位、内设机构和编制,促进编制资源更加有效配置,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。

 

 

报:省编办。

送:市委办公室,市人大办公室,市政府办公室,市政协办公室,市委组织部,市编办领导。

发:各县(区)编办,各科(中心)。